– 采访李骥教授
简介:2024 年 10 月 3 日,《中国焦点》主编吴雨轩采访了李骥教授,探讨了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时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李骥教授来自于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拥有西北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和耶鲁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涵盖中国法律和政治、国际商业交易、比较法和实证法律研究。李骥教授在访问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全球政策与战略学院期间接受了中文采访。采访内容由吴雨轩翻译为英文,Harris Doshay博士和《中国焦点》社交媒体主管Jade Nettrour协助编辑和校对。
Q: 您研究的领域涉及中美法律比较以及中国企业在美国的生存环境,请问是什么促使您关注这一领域?
A: 研究这个领域是出于兴趣,我觉得这些问题非常有意思。同时,这个学术领域相对来说还比较空白,是过去十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研究的人并不多,有很多问题尚未被提出来,大家也没有进行深入讨论或分享。正因为如此,当别人问我相关问题时,我有时也答不上来。所以,我决定自己去深入了解,开始亲自探索和研究这个领域。此外,几年前我出版过一本关于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合规问题的书籍,其中讲到美国的法律环境与中国截然不同。中国企业如何适应美国完全不同的法律体系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尤其是美国律师在商务活动中的作用非常大,而中国律师在企业决策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则远远不如美国。这种制度上的差异激发了我的兴趣。
Q: 中国和美国在律师的地位和作用上有哪些显著的不同?
A: 在美国,律师在商务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企业决策几乎每一步都需要律师的介入。而在中国,律师通常是事后处理问题,作用没有美国那么大。这种法律系统的差异也反映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中国企业习惯让律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美国企业则更加尊重律师的意见,法律的作用在两国的商业文化中体现出巨大差异。
Q: 近年来中美关系的变化对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影响如何?
A: 过去几十年里,中国企业曾经享受过相对乐观的投资环境,特别是在2017年之前,很多企业都对中美关系充满信心。然而,随着中美关系的恶化,许多企业不得不调整规模、缩减投资,甚至有的企业放弃了美国市场。这是近年来最大的变化之一。
Q: 中国企业在美国有哪些机会和挑战?
A: 挑战远远多于机会,中美关系的恶化尤其使中国企业在美国面临的巨大挑战。这不仅影响到涉及国家安全的企业,例如像华为这样的科技公司被美国政府列入了限制名单,也影响到一些看似与政治无关的小企业,比如无法预料哪天火锅店可能也会因为收集会员顾客的信息而受到限制。这种政治风险对企业来说是无法完全预测的。企业在美国投资和运营时,必须考虑到这些不可预见的政治因素。
同时,两国的法律环境差异也有影响。在中国,因为“甲方思维”的原因,律师的地位较低,很多企业在商谈时可能不太依赖律师,出现问题后再要求律师处理。而在美国,律师在整个商务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美国企业通常会在商谈之前先咨询律师,确保法律风险得到充分考虑。而中国企业在面对这一点时,需要适应这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此外,在美国,企业面临的合规要求非常复杂,中国企业需要在法律合规方面投入大量资源。
而在机会方面,一些中国企业适应了美国的法律体系后,反而认为这是以一种优势,因为美国的法律体系更加透明和成熟。企业只要遵循规则,往往能够避免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很多企业在经历了初期的不适应后,反而发现美国的制度对业务操作更加可预测,这样可以减少很多意外的商业风险。例如,投标时的押金管理等制度在中国与美国有很大差别。在美国,企业参与竞标失败后,押金可以很快退还,而在中国,投标企业可能不得不通过人情关系或其他方式来处理类似情况。同时,尽管挑战重重,美国市场仍然非常庞大,对于一些行业而言,美国相对稳定的商业环境和高利润率吸引了很多中国企业。比如一些涉及消费品的企业,像餐饮业或零售业,它们能够在美国市场打开局面后获得可观的利润。
Q: 在美中国企业如何应对这种不确定的政治因素对于商业环境的影响呢?
A: 中国企业在应对中美关系变化时需要展现灵活性。由于这些企业在美国成立时间相对较短,建立的当地人脉有限。同时,在紧张的中美关系下,以往依靠中国政府的支持来应对商业挑战的策略可能不再有效,甚至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企业往往面临不得不通过法律手段维权的局面,加强法律投入和寻求专业法律咨询也就成为中国企业在美国规避风险的重要策略。许多知名企业在遭遇政治打压时已采取了法律行动,这反映出美国法律制度的相对健全与公正,为企业提供了保护与维权的机制,同时也表明企业对美国司法体系的信任。在这种情况下,法律不仅是企业应对风险的工具,更是其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保障。
Q: 今年11月的美国大选结果将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在美国的生存境况?
A: 中国投资者应该不希望特朗普当选。尽管中美关系可能继续恶化,投资者更希望能保持一定的稳定,而特朗普的性情多变使得这一点难以实现。他担任总统可能对美国的司法系统造成负面影响,毕竟他曾对联邦法院进行过强烈的个人攻击,冲击了司法权威。而在三权分立制度下,行政首脑是不应该对司法进行过多干预的。相比之下,副总统哈里斯有律师背景,至少应该不会挑战司法的独立性。
此外,特朗普执政期间推行的“中国倡议”实际上是利用联邦权力对华裔进行打压,虽然拜登上台后名义上取消了该政策,但整体情况并未有显著改善。因此,相比于共和党,民主党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保持了一些底线。尽管两者的前景都不乐观,相当于“糟糕”与“更糟糕”之间的差异。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也展现出较强的创造力。尽管国有企业面临更复杂的制度限制,私营企业在适应环境上表现出更高的灵活性。例如,企业如果在美国遇到障碍,企业拥有者可以选择移民到新加坡或加拿大,从而将公司转变为当地企业。因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有什么挑战,企业就能找到相应的应对策略。只要美国市场仍具备足够的利润,私营企业就有动力探索各种解决方案。
Yuxuan Wu
Latest posts by Yuxuan Wu (see all)
- How Chinese Firms Use U.S. Law to Cope with Rising Tensions - December 27, 2024
- The War for Chinese Talent in America - December 27, 2024
- 中国企业如何运用美国法律应对日益加剧的紧张局势 - October 25, 2024